中国文明总站 最新要闻    图片新闻    公告公示    文明创建    志愿服务    未成年人    专题集锦   评论博文   讲文明树新风   文明播报    县区动态    魅力三明    三明人文    资料文库    他山之石    微   博    道德模范      我们的节日   
  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 > 讲文明树新风
【龙·团圆是福】传承,是另一种形式的的团圆
[三明市融媒体中心]         2024-02-21 11:37:00        字体显示:

  三明是全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源地,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自三明起始。为纪念全国“五讲四美三热爱”会议在三明召开 40 周年,春节前夕,三明市委文明办、三明市融媒体中心等单位联合开展“好家风照相馆·为您免费拍照”公益活动。

  活动以“我们的节日·春节”为主题,传承弘扬良好家风,持续深化“满意在三明”品牌,通过为家庭拍摄全家福,记录美好瞬间、传递家风文明。目前已为全市200个优秀家庭拍摄全家福,他们中有道德模范、身边好人、非遗传承人、人民警察、医务工作者、消防员、环卫工人、外卖小哥、抗美援朝老战士、百岁老年人等。

  值此新春佳节,我们精选部分有代表性的家庭故事,陆续推出系列融媒报道,期待与您共同感受好家风传递的温暖,一起欢欢喜喜过大年。

  传承,是另一种形式的的团圆

  镂空银熏香球、银鎏金熏香炉……2月4日,走进福建省非遗传承人金银器制作大师林祥康的工作室——“雅聚堂”,琳琅满目的金银器工艺品令人叹为观止。

  “春节意味着团圆,但对我们手艺人来说,传承是另一种形式的团圆,而且更长久。”林祥康出生在银匠世家,父亲林发炳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银匠,爷爷林臣良曾在清代宫廷金银造办处工作。1965年,13岁的林祥康在父亲的引导下开始学习金银器制作,慢慢学会焊接、抽丝、刻花、镶嵌等制作工艺以及相关鉴赏知识,一坚持就是整整59年。

  年复一年,从青丝到白发,林祥康谨记父亲“诚信做人”的教诲,刻苦钻研金银器制作工艺,许多作品在各大赛事频频获奖。即便自己也已成为行业大师,但每每谈及父亲,林祥康总是谦虚地说:“我只学到了父亲五成技艺。”

  “现在我年纪大了,眼睛不好使,雕花工艺这些细致活,都由儿子接手。”几年前,林祥康的儿子林衍航接过这项家族手艺,一如当年林祥康接过父亲的“衣钵”。

  采访中,只要林祥康说话,林衍航便认真倾听,丝毫不敢打断。这份对长辈的尊重,也像极了林祥康与父亲的相处模式。“我们家不看重外在形式,但作为长辈要以身作则,让后辈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怎么做人做事。”林祥康说。

  爆竹声声辞旧岁。对中国人而言,春节除了团圆,鞭炮声也是重要的符号。但在林祥康的记忆里,每年除夕夜印象最深的不是鞭炮声,而是“哐哐哐哐”的敲金打银声。

  林祥康回忆,1970年,父亲得了食道癌,刚好病床就搭在自己的工作台旁,“春节前后有不少亲友来探望他,大家听到我在敲打金银器的声音,都劝父亲到安静的地方休养,但被拒绝,他说,这声音都听了一辈子了,很舒服。”林祥康深知,这些刺耳的声音对父亲来说是传承的信号。

  不少人和林祥康打趣道:“既然您是金银器制作人,一定会在逢年过节给子孙辈送些金银工艺品吧?”林祥康常常笑着摇头。“就像过大年,我们也是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,热闹热闹,并没有特俗仪式。相比于把某个金银饰品送给后辈,我更希望把匠人精神以及手艺传承下去。”他说。 

  来源:三明市融媒体中心(全媒体记者 卢素平/文 周志鸿/图)

 
 好 人 榜          更多>>
图片1.png
 
图片1.png
图片1.jpg
 
龙荣根.jpg
图片1.jpg
 
王贵珠正像.jpg
   创 城 简 报       更多>>
创城简报2012年第25期
创城简报2012年第24期
创城简报2012年第23期
创城简报2012年第22期
 创建工作交流        更多>>
创建工作交流2016年第1期
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4期
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3期
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2期
主办单位:中共三明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
技术支持:今日三明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