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文明总站 最新要闻    图片新闻    公告公示    文明创建    志愿服务    未成年人    专题集锦   评论博文   讲文明树新风   文明播报    县区动态    魅力三明    三明人文    资料文库    他山之石    微   博    道德模范      我们的节日   
  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 > 文明评论
读懂清明节人文情怀
[大田县委文明办]         2020-03-25 10:03:00        字体显示:

  2020年清明节即将来临,说起清明,大家都会情不自禁想到唐朝诗人杜牧撰写《清明》的诗句,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借问酒家何处有,牧童遥指杏花村”。应该说这首诗是家喻户晓、妇孺皆知,这首诗表达并不是一种清明、美丽的境界,而是人们上坟、扫墓的情景,当时的杜牧却流落他乡,孤身一人,触景伤怀,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清明,不仅有杜牧在扫墓时候对祖先的深深哀思和怀念,而且面对下雨清明的时节,也对农作物收成产生无限的忧心,这是因为,按气候学来讲,清明下雨,对哪一年农作物生长不利,可以说杜牧对哪一年清明节的人文情怀做了自己深刻内心抒发过程,没有想到这首诗成为千百年来人们表达清明节最美诗句和人文情怀。

  翻开中华传统文化节日节气,清明节是唯一兼有节日和节气双重身份的节日。清明节不仅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,而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,展现了中华民族最深厚文明符号和文化软实力。新时代,要读懂生命清明、家风清明、政治清明、生态清明,在一定意义上来考量清明节的人文情怀。

  读懂生命清明,考量人生真正涵义。清明节没有元宵节的喧闹,没有端午节的红火,从清明节这节气中倾心领悟生命的意蕴和真谛。“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”,所以要感恩父母,感恩祖先,慎终追远。要借助清明节,来提升自己生命文化,人从哪来又到哪去,清明时节,当站在已经失去的亲人墓前或骨灰盒前,去抚摸亲人的墓碑、骨灰盒,犹如抚摸着亲人的躯体和灵魂。这一刻,停下人生脚步,考量生命真正的涵义。

  读懂家风清明,考量家风道德传承。注重人伦文化,这是中华文化对人类文明最突出的贡献,清明节就是凸显中华民族的人伦情怀的节日,它在人们心目中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。家风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在粘合剂,新时代应该重新建构新型的家庭文化,重塑良好家风家训。家训、家诫、家规、家范、家诰、家书,现在孩子读的《弟子规》《戒子书》《治家格言》等等等,可谓非常之多,需要人们用心对它进行梳理总结,从中得到有效的传承,做到代代薪火相传。

  读懂政治清明,考量人文价值取向。中国传统节日往往是感自然节律而设,孕育人文精神而丰,在千百年流传的政治清明过程中,不断孕育了人文精神而不断丰富起来。政治清明,不仅是古代人的宿愿,而且是当代人的诉求,也应当是清明政治文化当代表达。古人认为“三不朽”:立德、立功、立言,而其中“立德”是首位。所以文天祥说: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”。这就表达了中华民族的人生价值取向,从中激发人们积极奋发向上。

  读懂生态清明,考量自然和谐共生。人们从自然万物的孕育生长,联系到人类族群生命的繁衍和个体人生的取向,是天人和谐的理想境界,反映了人们欲与大自然亲近、感受生命和谐的心理需求,清明也是提醒农民春耕春种的节气,大量农谚在提醒甚至告诫人们:“清明下种,谷雨栽秧”;“清明不撒种,哪有五谷生”;“清明前后,种瓜种豆”,这表现了传统节日体系的特点和优点,与大自然的节律保持一致,与生态环境保持和谐共生。(高上钗

 
 好 人 榜          更多>>
图片1.png
 
图片1.png
图片1.jpg
 
龙荣根.jpg
图片1.jpg
 
王贵珠正像.jpg
   创 城 简 报       更多>>
创城简报2012年第25期
创城简报2012年第24期
创城简报2012年第23期
创城简报2012年第22期
 创建工作交流        更多>>
创建工作交流2016年第1期
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4期
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3期
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2期
主办单位:中共三明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
技术支持:今日三明网